為深入貫徹《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形成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在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下,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于2020年12月11日-12日聯合舉辦首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展演活動,共設有人文社會組、經管法組、自然科學組和高職高專綜合組四個組別。我校教師徐欣斬獲特等獎,張海萍斬獲三等獎。
(參賽教師合影)
徐欣、張海萍從我校入選2018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 的14名教師脫穎而出,代表我校參加了本次展演活動。徐欣老師參賽組別是自然科學組,通過講解腰部生理彎曲隨姿勢改變的受力特點及對椎間盤的影響,使學生熟悉常見腰痛的發病機制及預防措施。在講解過程中通過調用學生腰痛經歷,使其感悟患者處境,引導其理解共情患者;并通過下肢不適和腰部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到人的不可割裂性;通過正確體態的講解,引導學生注重預防,形成治未病、預防大于治療的態度,并在生活和未來工作中強調宣教的作用;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反饋和溝通,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尤其是被動選擇專業的學生了解本學科及未來職業助人救人的特點和價值,激發其學習熱情,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并結合大健康和老齡化的社會現狀,激發其職業責任感。
張海萍老師參賽組別是人文社會組,教學設計選取了《學前兒童社會教育》中兒童社會事件認知的教育。結合新冠疫情這個社會大事件,從教什么、教誰、怎么教三個層面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對國家社會事件認知的廣度和深度、幼兒認知發展特點以及如何用有效方式對幼兒進行價值引領。教學設計既有對大學生的師德、家國情懷、人類共同體等的價值引領,也有對師范生的課程思政意識啟發,凸現了高校課程思政對教育學類專業的“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育人要求。
本次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展演活動,我校教師通過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片段、教學反思和現場答辯等方面展示了良好的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和業務水平。通過提煉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優秀案例與典型經驗,我校教師強化了育人意識,找準了育人角度,提升了育人能力,有效推進了我校課程思政建設。
文 | 李艷艷 圖 | 徐欣 供稿 | 人事處